筑牢西南生态屏障!云南法院发布2024生态环境资源审判十大案例

职  务:小编

职  称:

电子邮箱:十大典型案例

科研方向:  在跨区域司法协作上,云南法院立足流域整体性,深化与贵州、重庆、广东等长江▷、珠江流域沿线年●,滇粤桂黔四省(区)八地中院与昆明环境资源法庭共同签署《

  在跨区域司法协作上,云南法院立足流域整体性,深化与贵州▼、重庆、广东等长江▷、珠江流域沿线年●◇▲,滇粤桂黔四省(区)八地中院与昆明环境资源法庭共同签署《珠江流域(西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曲靖倡议》,发布《赤水河流域环境资源审判跨省司法协作白皮书》等文件,为流域生态协同治理注入新动能。

  2024年●◇,云南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全方位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在重点区域污染防治方面,持续加大对九大高原湖泊、六大水系的司法保护力度☆□▷,依法严惩偷排废水、非法倾倒废物等犯罪行为□◇,审结相关刑事一审案件9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重拳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森林资源、水生生物资源等违法犯罪◁○▲,全年审结此类案件702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审结非法占用农用地刑事案件154件;同时妥善处理非法采矿犯罪案件143件○▷、矿业权纠纷民事案件81件,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为构建多元共治格局,云南法院强化部门协同□▲▼,与检察、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通过联席会议、联合发文▲◇、业务培训等方式,实现刑事制裁、民事赔偿和行政处罚的无缝衔接。联合出台《云南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发布《雨林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研学共建协议》等协作机制,推动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从有机衔接迈向深度融合。同时,依托生态功能区设立法律服务点和巡回审判点,引入行政机关▲、环保专家参与调解,高效化解环境资源纠纷。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云南法院持续完善1+1+38环境资源审判体系,推动昆明环境资源法庭三合一审判模式实质化运行▼○,并于2025年初实现环境资源刑事案件集中管辖▼。通过打造专业化审判队伍◁▼○,目前已有140余名法官及法官助理专职从事环资审判工作。此外●,积极探索恢复性司法实践,建立生态修复基地,科学制定修复方案▲,确保受损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有效修复●□。

  此次发布的10个典型案例覆盖刑事、民事、行政及公益诉讼全领域●□○,涉及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个维度◇▼◁。其中,全国首例因大象表演引发的野生动物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尤为引人关注,其倡导的适度人象互动亦是和谐理念获得社会广泛认同▼◁▷,充分彰显云南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特色与成效。

  6月5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系统通报2024年度生态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并重磅发布10个典型案例。数据显示,2024年云南法院共审结环境资源案件6247件,其中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一审案件达444件,以司法利剑守护彩云之南的绿水青山。